“好不容易說服家人辦了一張健身卡,可一次都沒去健身中心就閉館修繕了,且閉館時間長達4個多月。”家住銀川市金鳳區清水灣銀稅花園小區的吳女士最近很心煩,她在家門口的青水游泳健身中心花費4600元辦了一張健身卡,可讓她沒想到的是,還沒來得及消費,11月22日,這家健身中心竟毫無征兆地“閉館修繕整改”了,吳女士擔憂這筆錢會打水漂。11月28日、29日,記者采訪得知,和吳女士一樣有類似擔憂的人并不少……
貼在健身中心大門上的告示。
走訪:健身中心突然閉館,近千名會員維權
據吳女士介紹,今年3月份,青水游泳健身中心在銀稅花園小區附近做預售活動,交100元可購一張優惠券,等正式開業可抵1000元,她當即買了1張優惠券。“當時我的丈夫就很反對,他在另一家健身中心已經辦了會員卡,那張卡后年才到期,覺得沒必要再辦一張,是我說青水游泳健身中心離家近,軟磨硬泡讓他給我辦了一張4600元的情侶卡。”說起辦卡經歷,吳女士哭笑不得。
11月28日下午2時許,記者來到青水游泳健身中心,看到這里大門緊閉,聞訊趕來的健身中心員工陸先生將門鎖打開,偌大的健身館內空無一人,隨后趕到的會員們七嘴八舌向記者訴說起自己的遭遇。會員鄭女士等人稱,她們也是在青水游泳健身中心搞預售活動時辦了情侶卡或家庭卡。在該中心8月31日正式開業前,只有一樓的游泳館可以正常使用,后面又開放了二樓健身房,她們陸陸續續來此鍛煉了幾次。可到了11月21日,再來健身時就發現了異樣——燃氣公司在健身中心大門上貼出了停氣通知。22日,有人來健身時,發現該中心只有“鐵將軍”把門了,門口貼著一張告示:瀕臨冬季,因健身房新店開業,對冬季準備不足,存在安全隱患,且運行成本過高,公司股東會決定冬季2019年11月23日至2020年3月31日暫停閉館進行修繕整改,各位會員們的會員期將順延5個月……落款時間為11月22日。門上貼著的另一張紙上則列出了“問題清單”:室內外溫差大、一樓大廳及泳池產生大量霧氣、能見度低、空氣嚴重潮濕、影響電線電路、洗浴水加熱系統有問題、二樓健身房保暖保濕、器械維護及保養等。
得知青水游泳健身中心突然閉館修繕整改,會員們紛紛上門維權,由于該中心法定代表人陳愈超的電話打不通。擔心被騙的會員們迅速成立了兩個維權微信群。“據我們初略統計,目前有會員近千人,分別繳納了1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會費,還有人加上私教課交了上萬元錢,涉及總金額達200多萬元。”會員代表王女士說,在相關部門的協調下,他們幾位代表11月27日與陳愈超面談協商解決此事,陳愈超拿出了三種解決方案,包括盡快改善一樓區域存在的漏水、跳閘等問題,重新組建服務人員團隊,積極與接手公司協商,免費承接老會員進行鍛煉與服務等。會員代表們則提出先開放二樓區域讓大家正常鍛煉、一樓游泳池20天內整改完畢正常開放等要求。29日,雙方第二次協商時,對方卻稱沒有錢繼續經營,也沒有錢賠償。
員工:14人被拖欠工資,健身中心負責人不知去向
讓記者意外的是,就連該健身中心的員工也加入了維權大軍。員工陸先生說,他4月16日來該健身中心工作,前4個月工資發放還算及時,但從9月份開始,工資和銷售提成發放就沒那么利索了,甚至工資還要以“個人借款”的名義向陳總(陳愈超)“借”。
“我們有14名員工,最少的被拖欠了1000多工資,最多的被拖欠了2萬多元。”陸先生說,早在10月份,工資就發不下來了。11月16日是他最后一次見到陳總,“那天他以個人借款的名義給了我1000元錢,之后我再也沒見過他,打電話也不接。”11月22日,他像往常一樣上班,看到健身中心大門緊鎖,門上貼了告示。
投資人:希望相關部門妥善處理此事
11月28日下午,記者多次撥打陳愈超的手機,均無人接聽。有會員透漏,寧夏青水健身有限責任公司于2019年5月30日成立,法定代表人為陳愈超,但實際上,青水游泳健身中心共有4名投資人,除陳愈超聯系不上,其他3人都和他們有過聯系。
11月29日下午,記者撥通投資人之一的徐女士的電話。徐女士稱,該健身中心確實由他們4人投資,其中,她出資30萬,是最大的股東,但她和另外兩位投資人不參與經營,經營由陳愈超負責。由于開業后公司一直沒開過股東會議,她又遠在北京,對這邊的經營情況不甚了解。直到9月份的一天,她突然接到青水游泳健身中心一個員工的電話,說被拖欠了工資,才引起了她的警覺。“10月份,我專門從北京回到銀川,發現健身中心財務對不上賬,我希望有審計部門介入,但被陳愈超找各種借口推脫。我們也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妥善處理此事,比如進行清算、盤店,讓會員有地方鍛煉。”徐女士說。
那么,相關部門處理情況如何呢?28日下午,記者來到銀川市公安局金鳳區分局上海西路派出所,相關負責人表示,正在調查中不便接受采訪。隨后,記者又聯系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明采訪意圖,被告知次日會有工作人員和記者聯系,新消息報將繼續予以關注。(記者 王若英 文/圖)
青水游泳健身中心空無一人。